产学研合作衍生的人才开发模式及比较研究--基于界面管理的视角
产学研相结合能够实现组织间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良好的效果.本文基于界面管理视角,研究了高校-企业两部门技术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扩散与流动的脱离作用、参与作用与相互作用三种作用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三种不同合作界面,包括“零”界面、“叠”界面和“全”界面,提出了产学合作所衍生的三种人才开发模式,即链条式、中枢式和网络式.研究表明,三种人才开发模式在联系强度、知识性质、知识扩散方向、知识扩散速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发现网络模式具有较好的人才开发效果.然而,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却形成了人才开发链条和中枢模式居多、人才开发网络模式缺失的局面.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很明显,即需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人才开发网络模式的衍生,实现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的功能拓展.
产学研合作工作 资源整合 人才开发 界面管理
李燕萍 吴绍棠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10
2012-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