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痹针刺水煮拔罐疗法介绍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广泛应用于风寒湿痹以及各种跌打损伤所致的肿痛.本文创立一种全新的拔罐方法—针刺水煮拔罐法。即以水煮为负压形成方式,先针刺后拔罐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骨折病人中期和恢复期的痕血作痛,有着祛除瘀血、消局部水肿及止痛的神奇功效。拔管用的竹筒经水煮沸后筒内负压大吸引力强,能将局部的痕血瘀气有力吸出,而煮沸后的筒内有相当的温度和湿度,对局部组织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通则不痛,既能祛瘀又能生新,非其它拔罐法所能比拟。 主要工具是银针1枚,要求长度8-10厘米,直径在1-1.5毫米,针身挺直、光洁、坚韧而略有弹性,针尖圆而不钝,不过于尖锐者为好。水竹筒数枚,长度以8-1O厘米为限,不宜过长或过短,过短者容积小,吸引力也小,不易吸附,过长者重量大,容易脱落。 操作步骤为:选罐→煮罐→针刺→罩罐→询问→起罐→检查保护。 禁忌症有:①高度神经质或狂躁不安,不合作的病人。②有出血倾向的病人。③有心力衰竭的病人。④高度浮肿的病人。⑤孕妇。⑥皮肤失去弹性者。⑦全身性皮肤病或拨罐部位有皮肤疾病患者。⑧六岁以下儿童。
风寒湿痹 针刺水煮拔罐法 器具选择 操作流程 禁忌症
张远恒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太平畈乡卫生院 237266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89-190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