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感染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隐性弓形虫感染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 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弓形虫RH株速殖子悬液5×106·mL-1,建立弓形虫感染大鼠模型.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弓形虫感染组,分别于感染后0月、2月、4月、8月和12月时应用Medtronic公司的CantataTM肌电图机检测大鼠下肢坐骨神经的感觉(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结果:弓形虫感染2月内感染组和NC组大鼠SNCV和MNCV无显著差异(P>0.05);自感染4月后,感染组大鼠SNCV和MNCV开始减慢,并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进展,在感染后4、8、12月时SNCV和MNCV较NC组分别降低(7.47±2.11)%、(8.92±2.64)%和(12.18±1.94)%;(12.57±1.89)%、(13.72±2.65)%和(15.46±2.37)%,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大鼠弓形虫隐性感染4月后外周神经可能出现一些功能障碍,其损伤程度有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
弓形虫感染 坐骨神经 传导速度 动态变化
周永华 杨俊峰 许永良 殷钰涵 张英 顾晓琳 杨静
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64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院,江苏无锡214072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195-198
2014-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