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消渴丸对比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消渴丸对比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2月,纳入消渴丸对比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分析,并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总计纳入17个RCT,包括37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改善HbA1c”MD=-0.39,95%CI(-0.75,-0.02),P=0.04”、降低FPG”MD=-0.65,95%CI(-1.20,-0.09),P=0.02”、低血糖发生率”RR=0.67,95%CI(0.49,0.91),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PG”MD=-0.68,95%CI(-1.37,0.01),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消渴丸较格列本脲更具优势. 结论: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在改善HbA1c、FPG方面优于格列本脲,降低PPG与格列本脲相似,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改善中医症候更具优势.但远期终点指标有待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多临床证据.

2型糖尿病 消渴丸 格列本脲 疗效评价

汪永忠 李颖 李翔 罗欢 李影 夏伦祝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医院药学分会学术年会暨世界中联中药专业委员会2014年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07-11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