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朱南孙教授运用加味没竭汤治疗膜样痛经验案三则

膜样痛经,以其行经腹痛不移,随肉眼见大量瘀块排出阴道始缓,且瘀块经病理检析系子宫内膜而得名。朱南孙教授认为,痛经一症,其病机是“冲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血脉营卫,周流不休”、“血脉流通,病不得生”,阻断瘀块的形成为主,化散已形成的瘀块为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朱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借失笑散、夺命散、通瘀煎中诸药化裁而成一首主治膜样痛经的方子,名为加味没竭汤。案例一中,因患者素有癥瘕,故重用生蒲黄活血化瘀,服用12剂后痛经明显减缓,但仍感肛门坠胀,伴经后大便次数增多,此为湿热未除,肝脾气滞,故用柴胡、玄胡、川楝子、留行子疏肝理气,青皮、陈皮理气健脾,经治疗半年余后,患者已无痛经,诸症缓解。案例二中,患者月经量多用生蒲黄化瘀止血,茜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海螵蛸收敛止血。丹参、丹皮凉血活血,血竭归心肝经,用之活血化瘀止痛。服药两周后腹痛显减,量仍偏多,伴瘀块排出,恐瘀引不畅,留滞胞中,治拟益肾化瘀调冲,此次用药生蒲黄减半,为是使化瘀之力稍减,加炮姜炭、大黄炭、焦楂炭增强止血之力,花蕊石收敛止血。二诊服12剂后,电话随访患者药后诸症皆平。案例三患者为原发性痛经,病机较为单纯,主要是冲任气滞血瘀,服加味没竭汤两周后,痛经大减,再加制香附、川楝子理气巩固止痛之效,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膜样痛经 加味没竭汤 中药药理 临床疗效 朱南孙

李宛璇 赵莉 张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国内会议

全国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4年年会

江苏南通

中文

86-88

2014-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