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晚熟柚类新品种-矮晚柚
经过多年努力,遂宁市名优果树研究所所长彭永红与副所长彭松林又从黄心矮晚柚中选育出了芽变新品种,培育成功了红心矮晚柚。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特晚熟,适应性、抗逆性、抗早、抗寒、伉病虫能力强,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性。矮晚柚由酸柚作为砧木,微酸、微碱性土壤均适宜种植。黄心矮晚柚适宜山坡瘦薄地种植,红心矮晚柚适宜平地肥沃土壤种植。在年均温度16℃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3℃;年日照1000h以上;年积温4800℃以上,在海拔800m以内的地方均可种植。云南亚高原地区海拔1200-1300m的地方也可种植。栽植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宜(春季2-3月,秋季9-11月),有冻害的地区:如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大部分地区春季栽植最好。密植园:按行距3m,株距2m的距离栽植,亩栽110株,能早期丰产。稀植园:按行距4m,株距3m栽植,亩栽55株,结果前期行间可种植矮杆经济农作物。
红心矮晚柚 性状表现 土壤环境 气候特征 栽植技术
彭永红
四川省遂宁市名优果树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
银川
中文
156-157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