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表现出渐进性记忆、认知功能下降,并伴有行为上以及精神上的症状.其人格的改变以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会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自噬是一种特定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是长命蛋白和胞质细胞器降解的主要细胞代谢通路,以细胞质液泡在溶酶体的退化过程为主要特征.主要研究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方法:阿尔茨海默病中重要的神经病理学标志是淀粉样蛋白斑,神经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的缺失。现阶段普遍认为,大脑中p淀粉样蛋白(Aβ)的积聚导致了神经退行性病变,并最终出现了慢性痴呆症状。神经病理学证据显示,自噬途径与阿尔茨海默病是相藕连的。在神经细胞内,通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聚合形成了神经纤维缠结伽FTs),而细胞外,神经斑主要由Aβ的聚集组成。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神经病理学标记。另有证据显示,在可以发射信号的核内体中包含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显微状态下可以看到,荧光标记的LC3能够逆向运输NGF以及NGF受体TrkA和p75,由此可知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源于或与自噬体相关。 结果: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细胞自噬受到损伤,自噬体得以积累,核内质溶酶体途径出现异常。而自噬的药理学活化作用可以促进Aβ和APP的清除,并且减少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进而减轻AD症状。 结论:所以自噬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自噬过度与自噬缺陷一样都是有害的。就这一点而言,对于自噬调节途径更为精确的考量在今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阿尔茨海默病 自噬调节途径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王冉 裴文慧 段娟娟 邹桂林 何爱仙 方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2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1-2
2014-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