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历史沿革述略

中医学术流派众多,内科治则与治法所涉流派至少有攻邪派、滋阴派、补土派、寒凉派、化瘀派、中西医汇通派、经方派、时方派、验方派、针药派等11类,表明中医内科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与多视角性.各流派均有不同内涵、理论基础与历史沿革,对临床治疗均有指导与借鉴意义.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大多以《黄帝内经》为经,以《伤寒杂病论》为纬,相互融合贯通,或有承继关系,各学术流派因角度不同而观点有别,用药也有区别,但不完全矛盾与对抗。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为现代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研究与治疗指导提供了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与延伸。全面了解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对于深入全面理解中医理论,传承学术经验,临床灵活用药具有重意义。

中医内科学 学术流派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医学思想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21002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

安徽黄山

中文

20-23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