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跖疣古籍记载及治疗概况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中医古籍中多认为本病为忧郁伤肝,肝失血养,以致筋气外发所致,而治疗多从外治出发,尤其是艾灸在跖疣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本病治疗方法较多,并且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涉及报道的方法有中药外用、中药内服、艾灸治疗、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说明中西医结合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外用药物选择以清热解毒类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单味草药有木贼、马齿苋、板蓝根、败酱草、透骨草、蒲公英等;也有文献以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如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等;配伍使用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如代赭石、磁石、龙骨、牡蛎等。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以破坏疗法、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为主,如冷冻、激光、卡介菌、左旋咪唑及聚肌胞等,中药主要为煎汤外洗,部分文献为煎汤服。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单纯中药或单纯西药治疗。但有关本病的研究亦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报道的大多为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总结。此外,在研究方法上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各种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不强,经验难以推广,因此,建立跖疣的诊疗规范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跖疣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诊疗标准 文献整理

罗宏宾 曹毅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浙江杭州310006

国内会议

第二届岐黄论坛

北京

中文

277-283

2014-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