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社区体育文化研究

本课题选取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社区体育文化内在核心的观念意识—体育价值观,同时,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体育价值观、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体育价值观并不能很好的直接预测锻炼行为。微观体育价值观只能对锻炼行为产生很小的作用。微观锻炼行为的发生要受到大量因素影响,尤其是锻炼行为发生时的情绪因素的抑制,因此,试图从一种超越情境的体育价值观来预测锻炼行为是相当难的。事实上,体育价值观常常只对锻炼行为起较小的直接作用,只有当个体同时关注两种重要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体育价值观才被激活,进入意识,被用作锻炼行为的指导原则。 体育价值观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人们更多关注锻炼态度。不同的锻炼态度导致了在相同文化环境和历史传统中的个体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而体育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会依赖锻炼态度为中介,而锻炼态度体系中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可能与锻炼行为的关系更为直接。 在一个有效的价值观念中,要始终贯穿一种精神,也就是称之为文化概念体系中魂的精神,否则,社区体育文化可以说是“魂不着体”,简而言之就是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在核心形态—体育价值观。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核心—体育价值观,因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时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目标。从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来看,体育价值观的养成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价值观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社区体育文化 体育价值观 锻炼态度 锻炼行为

杨威 陈开梅 王建军 孙培全

空军勤务学院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0

国内会议

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403-407

2014-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