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狮舞源流小考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考察等方法,对丝绸之路上的河西地区盛行的狮子舞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和翔实的阐释,并探究蕴含其间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对动物的驯化不仅肇始于人类心理上和物质上的两种需要,而且也刻写了人类文明前进的历史. 研究表明,舞狮源于丝绸之路凿通的西汉时代。是中国民间喜庆节日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每逢春节、元霄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舞狮表演逐渐形成了南、北两种流派,并有地域之分的特色。中国的舞狮以“北狮”起源较早。本研究依据北魏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以“俘虏胡人所献之舞,命名的”北魏瑞狮“的传说。由此,狮子舞在甘肃河西地区逐渐流传,并广泛形成一种节日庆典的驱鬼辟邪的习俗活动。随着狮子舞表演技艺的不断发展,创造了翻、腾、跌、扑和攀高、解斗翻下等难度较高的竞技性技巧,出现了舞狮的规则,舞狮的等级,形成了中国传统民俗体育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传播之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各国。
狮子舞 民俗起源 文化内涵
张有
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51-455
2014-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