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象微博在重大天气过程中的服务效应分析

”微时代”当道,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气象服务.本文以”东莞天气”在台风”天兔”和”尤特”影响期间的相关微博及评论数、转发数作为数据样本,并与”广东天气”、”深圳天气”进行比对,分析了”东莞天气”新浪微博在重大天气过程中的服务效果.结果表明:”天兔”期间,”东莞天气”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从专业角度出发,措辞简单明了,天气实况及时频密,温馨提示生动风趣;没有与本地新闻相结合以及标题不够醒目是”东莞天气”服务覆盖面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气象微博服务中应该将天气于本地新闻相结合,实现服务最大化;对于网友的提问要及时回复,建立良好的社会效果;转发相关的专业气象微博,增加在重大天气过程中的多方视角,提高大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认识.

重大天气过程 气象微博 服务效应

刘馨泽 卢映红 邹宇晨 夏冬

东莞市气象局,广东东莞523086

国内会议

第六届海峡论坛暨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

厦门

中文

364-364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