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干旱指标CI、NCC2CI、SAPI在广东干旱监测的应用比较

利用广东省25个基准站、基本站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OldCI)、改进的综合干旱指数NCC2CI、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API,分析3种指标的频率分布、干旱日数及广东省4个典型站典型干旱过程,并与实况对照.结果表明,频率分布上CI(OldCI)、NCC2CI的的趋势基本一致,SAPI频率分布基本按标准的正态分布,轻旱的频率SAPI指标明显比OldCI、NCC2CI的频率多,而中旱以上的频率OldCI、NCC2CI比SAPI多;从干旱日数时空演变分析,三种指标呈锯齿状,年干旱日数较多的年份与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广东卷)和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记载相吻合;三种指标对干旱缓解反映灵敏,均能反映广东省干旱特征,但在细节描述干旱方面, SAPI干旱指标在刻画干旱过程中更为准确,克服了CI突然加剧干旱的情况,更适合于广东省干旱监测.

干旱监测 评价指标 频率分布 时空演变 灵敏性分析

梁越 汪悦国 王磊 谢韶

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 525000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610225

国内会议

第六届海峡论坛暨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

厦门

中文

385-385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