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与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由某些曲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能严重损害动物机体的消化机能和免疫系统,导致动物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率降低,并能够在肝、肾、肌肉等组织中蓄积,严重危害动物健康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AF中毒常见于幼龄的鸡、鸭和火鸡,特别是以2-6周龄的雏鸡和雏鸭敏感性最高.目前消除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吸附剂法和生物脱毒法.本文阐述了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分析了各种脱毒方法的脱毒原理与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家禽 黄曲霉毒素 饲料管理 毒性分析 脱毒技术
谢庆 常文环 刘国华 蔡辉益 王金全 吕春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23-126
2014-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