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日变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1d内动态营养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试验选用体重”(20.52±1.78) kg”相近的生长猪42头,阉公猪和母猪各21头,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高-低粗蛋白质组和低-高粗蛋白质组.配制3种消化能水平相近、粗蛋白质水平不同的玉米-豆粕型饲粮:基础饲粮(粗蛋白水平为21.04%)、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8.11%)和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29%).对照组每日均饲喂基础饲粮;高-低粗蛋白质组在早上饲喂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中午饲喂基础饲粮、晚上饲喂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低-高粗蛋白质组在早上饲喂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中午饲喂基础饲粮、晚上饲喂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期25d.第25天每组随机选择6头试验猪采血,分离血清和血浆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粗蛋白质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9.97%(P<0.05),低-高粗蛋白质组有提高的趋势(P>0.05);高-低粗蛋白质组和低-高粗蛋白质组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升高了35.1%和13.1% (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别降低了26.12%和24.63% (P>0.05);高-低粗蛋白质组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3种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而低-高粗蛋白质组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与高-低粗蛋白质组相比,低-高粗蛋白质组3种血浆BCA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高-低粗蛋白质组和低-高粗蛋白质组血浆丝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 5).上述结果表明:在1 d内采食总量和总体营养相同的情况下,动态地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方式可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影响血浆氨基酸含量等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生长猪 饲粮营养 粗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谢春艳 黎俊 吴信 张天勇 廖晖 高天增 印遇龙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12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125 河南广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1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53-157
2014-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