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评价消毒剂抑菌效果的方法比较研究
目前各种消毒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环境和动物养殖中,这可能引起细菌耐消毒剂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在不同的研究中用于调查消毒剂抗菌活性的方法差异性很大,从而导致比较起来较为困难.本研究比较了琼脂稀释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两种方法测定四种季铵盐化合物(QACs)对食源性和动物源性病原菌的抗菌活性.通过PCR检测了季铵盐的耐药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MIC值会随试验菌株、测试方法以及季铵盐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革兰氏阴性菌株中,无论是哪一种测试方法,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四种季铵盐都表现为最耐药,其次是沙门氏菌,最后是大肠杆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其一致性表现对季铵盐类消毒剂分别是BC(75%)、CTPC(98.3%)和CTAB(100%).在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株中,90%带有消毒剂耐药基因的qacE△1的菌株对CTAB的MIC值都是(512mg/L).qacE△1基因与高水平消毒剂MIC之间显著相关(p<0.05).此外,两种测试方法中,不管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DDAC的杀菌效果在四种消毒剂中最强.该研究首次比较了琼脂稀释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两种方法测定季铵盐类消毒剂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迫切需要一种标准化方法用于评估季铵盐抗菌活性.
卫生检验 消毒剂 抑菌效果 琼脂稀释法 肉汤微量稀释法
吴国艳 郭莉娟 龙梅 李蓓 刘书亮 邹立扣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微生物学实验室,四川都江堰611830;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微生物学实验室,四川都江堰611830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国内会议
2014年营养与食品科技学术年会暨“营养·食品·安全·健康”成都论坛
成都
中文
140-153
2014-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