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一些新特征

基于最新观测资料发现20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入梅偏晚,出梅偏早,梅雨长度缩短,强度减弱.统计发现,在这一时段梅雨期内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在梅雨长度缩短的同时,降水日数占梅雨期长度的比例也下降,表明梅雨期内强降水越来越集中.梅雨的这种年代际变化可能和2000年以来北太平洋海温处于PDO负位相,且这一时期拉尼娜事件频繁发生有关.在PDO负位相背景下,中国汛期多雨带位置易偏北,同时由于拉尼娜事件频发,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增高,使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偏北,阻止了源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输送,迫使水汽输送路径更加偏北偏西至淮河及以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为正散度距平,梅雨降水减少.

夏季降水 气象特征 江河流域 气候变暖现象

蒋薇 高辉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南京210009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3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