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冰晶核化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和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在已有的二维对流云模式中采用了一种与气溶胶有关的冰晶核化方案替代原有的冰晶核化经验公式,并选取个例分别就两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对比试验.模拟结果表明:(1)新方案所得冰晶比含水量主要分布在-50.1℃~-7.6℃温区之间,高于原方案所得的-50.1℃~-24.2℃温区;在整个雷暴云的发展过程中新方案冰晶的分布高度、温度区间以及最大浓度值均大子原方案.(2)在新方案中,温度相对较高的过冷区产生大量冰晶,其争食云中水汽抑制了云滴、雨滴的增长.此外,与原方案相比,霰增长受雨滴大幅减小的影响进一步得到限制,导致生成的霰小于原方案,且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区别.(3)两方案在雷暴云初期形成的电荷结构不同:在发展旺盛与消散阶段新方案中电荷空间分布区域和电荷量均大于原方案,此外,在不同时刻主正电荷区和主负电荷区的中心高度存在差异.在本文对云微物理过程及起电的分析为继后探讨气溶胶与雷暴云起放电过程、电荷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雷暴云 微物理过程 起电过程 冰晶核化方案 数值模拟 电荷结构

谭涌波 杨忆 师正 周博文 张冬冬 廖义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20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