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武汉地区一次雷电致灾过程分析

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闪电定位仪和自动站及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4年6月1日凌晨武汉地区的雷暴降水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局地性明显,黄陂、新洲区出现了短时大到暴雨,雷击造成黄陂区2人死亡.经分析,雷击死亡事故发生与闪电密度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导致此次过程的原因主要有:1)5月31日20时至6月1日08时高空处有冷平流,中低层,500hpa上高空槽不断东移过程中,后倾槽逐渐转变为前倾槽,在移动过程中,槽后的干冷空气叠加于低层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之上,武汉市上空大气不稳定:2)中低层有暖湿气流且有明显的切变线东移和西南暖湿急流生成,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3)副高外围西南急流的增强为这次雷暴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雷电天气 致灾过程 水汽特征 闪电密度值

金敏 侯曌

武汉市气象局,武汉,430040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9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