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气中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化学活性和来源分析
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应用在线监测仪器对异戊二烯进行长达一年的观测,获得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大气化学活性和来源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异戊二烯日均值浓度为1.12ppbv,由于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各月日均值浓度在0.07~2.72ppbv范围内波动,异戊二烯在冬季的日变化规律与其他季节不同,呈现双峰值变化,较大峰值出现在下午14:00,主要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小峰值出现在晚上22:00左右,主要受机动车排放影响.采用最大增量活性MIR(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因子加权法和等效丙烯浓度法均发现异戊二烯的大气化学活性在监测的VOCs物种中最强,分别占总活性的15%和37%.通过异戊二烯与机动车标志性物质3-甲基戊烷、顺-2-夫烯的比值发现广州地区异戊二烯在冬季夜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在秋季和春季夜晚也受到机动车排放影响,而夏季夜晚最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冬季、秋季和春季,监测点主要受到来自广州城区污染物输送的影响,而监测点在夏季主要来自广州郊区污染物输送.异戊二烯与3-甲基戊烷、顺-2-丁烯在各季节的白天都没有线性关系表明白天异戊二烯的排放受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大气污染 异戊二烯浓度 变化特征 化学活性 污染源分析
邹宇 邓雪娇 李菲 王伯光 谭浩波 邓涛 麦博儒 刘显通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80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80;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州 510632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州 51063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