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引发黄渤海大风的爆发性气旋诊断分析

针对2013年11月24-25日引发黄渤海大风的入海气旋发生与发展的物理过程,采用NCEP1°× 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2E红外云图资料对其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风天气过程是在中高纬不稳定小槽东移加深发展及东亚大槽重建中发生的.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在气旋初始阶段的具有重要作用,低层温度平流在气旋爆发性发展阶段显著加强,冷锋锋区的斜压性增大.高层正位涡中心向对流层中下层延伸,与低层位涡大值区上下相接,有利于气旋的快速发展.黄渤海大风区中超低空非地转气流较强,Q矢量的强辐合辐散区集中在气旋的周围.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北侧辐散区叠加在低空急流的气旋性辐合区,这种高低空急流耦合结构是气旋爆发性发展动力原因.气压梯度和变压梯度是造成地面大风的主要原因,动量下传对本次黄渤海大风有一定的贡献.

大风 爆发性气旋 天气过程 特征诊断

朱男男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1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