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斯市强对流天气分析

本文应用1×1的NEC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15时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区出现的冰雹、暴雨过程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指出:西风带的单体小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切变线上,有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的低压中心向东传播,下游副热带高压对上游西风带低值系统的阻塞作用,造成系统滞留、移速减慢,迫使强烈上升运动气流在鄂尔多斯市北部的持续以及副热带高压在35.N-37.N,110°E附近不断摆动重复出现,使这一地区产生暴雨以上的降水过程;与暴雨区相联系,存在一支横越低空急流的经向垂直环流,暴雨区处于该垂直环流的上升支,降雹时段东胜站形成一个中尺度的雷暴高压,且垂直环流处于中尺度雷暴高压内;东胜站探空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大气中存在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结,0℃层位于5000米附近,不稳定层结顶部温度为-20℃(云顶温度<-20℃),均有利于强冰雹的形成,有强的垂直风切变,云内含水量丰富,云内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是出现此次冰雹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通过此次天气成因的分析研究可为以后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

冰雹 暴雨 强对流天气 过程分析 垂直环流 大气不稳定层结

袁慧敏 韩经纬 李一平 张敏 韩理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2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