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载药研究
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长的循环时间,较高的药物稳定性,表面丰富的基团易链接靶向分子,以及纳米粒子本身具有的对肿瘤组织的增强渗透与保留效应((EPR)等特点,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组将含有二硫键的交联剂N,N一双(丙烯酞)肤胺(BAC)引入纳米凝胶体系,得到了具有多重响应的聚N-乙烯基己内酞胺纳米凝胶;此纳米凝胶在二硫苏糖醇(DTT)或GSH存在下,可降解为低分子量(Mw小于2000Da)的水溶性线性聚合物;在10mM的GSH还原环境中,纳米凝胶包裹的阿霉素分子也快速的释放出。由于低分子量的线性聚合物可以通过肾脏排除体系,因此就实现了纳米凝胶的生物降解。
制药工程 聚合物纳米凝胶 制备工艺 载药系统 可降解性能
杨武利 王杨 边珊珊 田野菲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631-632
2014-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