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聚丙烯表面接枝异氰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聚丙烯塑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抗化学腐蚀性以及便于加工、价格低廉而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聚丙烯是非极性的且表面能较低,使其与其他材料复合效果差,因而需要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改性增加其表面活性,提高与其它聚合物界面相容性。本文采用在常温下即可进行自由基引发的三烷基硼/氧气体系,首先在PP主链上形成叔碳自由基,随后将同时带有双键和高活性异氰酸酯双官能团的TMI(或和共单体St)接枝于PP颗粒表面上,制备表面层次的PP-g-TMI和PP-g-(St-TMI)。最终,在己知异氰酸酯基与氨基高反应活性的基础上,将9-(methylamino-methyl)anthracene( MAMA)与接枝产物进行一定温度下的溶液反应,计算相对质量增加比,从而计算出接枝率。

聚丙烯塑料 表面接枝产物 异氰酸酯 制备工艺 结构表征

孙梦寒 朱士洋 张先明 陈文兴 冯连芳

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8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杭州 310027

国内会议

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成都

中文

830-831

2014-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