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病例报告:腮腺咬肌区横纹肌肉瘤一例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者因“发现右腮腺肿物3个月”来院就诊。约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腮腺肿物,原因不明。发现时肿物约“花生”大小。自发现以来肿物逐渐变大。近1个月自觉加速增长,无疼痛不适。既往史无特殊。检查:右腮腺区耳屏前下方可及一大小约3*2.5cm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差,但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触压痛。未见面瘫症状。右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溢脓;唾液清亮、分泌量正常。临床诊断:右腮腺肿物。CT检查示:右腮腺浅叶、咬肌后缘可见一边界不清软组织团块影,内部密度均匀,CT值约45HU。增强扫描早期肿物不均匀强化,局部较明显,CT值约110HU,周围CT值约60HU;延迟期强化范围扩大,肿物强化趋于均匀。影像学诊断:右腮腺咬肌区肿物,静脉畸形不除外。入院行右腮腺肿物探查活检术。病理示横纹肌肉瘤。继而于本院行右腮腺碘-125粒子植入术。横纹肌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生长迅速,局部浸润明显,转移早,恶性程度高;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腮腺咬肌区横纹肌肉瘤较为少见,目前国内文献报道仅有数例。CT检查一般呈不规则肿块,边缘清楚或模糊,多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应与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鉴别。

腮腺咬肌区 横纹肌肉瘤 病理诊断 临床症状

刘木清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放射科

国内会议

第12次全国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题研讨会

福州

中文

102-102

2014-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