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超引导下肝包膜下移植治疗大鼠肝损伤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包膜下注射多次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及对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建立肝损伤大鼠模型.首次移植:手术开腹,在肝损伤大鼠肝包膜下注入lmL含BMSCs胶原培养液(BMSCs移植组);在肝损伤大鼠和正常大鼠肝包膜下分别注入1mL不含BMSCs胶原培养液(分别为肝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第2次和第3次移植:分别在首次移植后第3周和第6周在相应各组进行.在B超引导下经皮向上一次移植留在肝包膜下的凝胶囊腔内注射含BMSCs胶原培养液(BMSCs移植组)或不含BMSCs胶原培养液(肝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第3次移植后第4周,各组大鼠取血测ALB、ALT、TBil. 结果:血浆ALB水平BMSCs移植组为(32.5±6.7)g/L,肝损伤对照组为(24.5±7.4)g/L,BMSCs移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LT水平BMSCs移植组为(97.7±19.6)U/L、TBIL水平为(6.5±1.4)μmol/L,肝损伤对照组为(321.8±27.4)U/L和(38.2±14.3)μ mol/L,两组比较,P值均<0.05. 结论:用本法10周内3次移植BMSCs到肝包膜下可使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肝损伤 移植手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临床疗效

徐兵 曹金娥 黄素钦 陈怡 赵芝萍 蒋晓织 吴林岚 杨晓梅 张晓伟 徐培深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福州菁华崇辉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

成都

中文

290-292

2014-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