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外科手术治疗结肠型便秘43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型便秘成因及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和效果. 方法:对2006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43便秘患者,通过X线排粪造影及钡灌肠一次性检查,发现除去直肠段各种原因的梗阻外,结肠存在明显结构改变及功能障碍,表现为结肠多处成角、冗长、盘曲等,造成排便阻力增加,肠肌疲劳性损伤,出现便秘症状,实质上则为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经与肛肠科合作,在处理了直肠段梗阻的前提下,外科给予行选择性结肠段切除进行治疗,切除肠段作病检. 结果:根据术前检查精确定位及术中判断,对43例便秘患者分别进行了结肠部分切除、左半结肠切除及结肠次全切除等手术,个别混合型便秘,直肠段情况较轻,也采取先切除部分肠段,视情况再处理直肠梗阻.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2年随访,33例患者排便情况得到彻底改善,7例有一定改善,3例改善不明显. 结论:结肠型便秘不单是功能性疾病,而是存在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结构病变.结肠肌间神经节改变,是肠道失代偿后的疲劳性损伤所致.切除病变肠段,优化肠道排便结构,对结肠型便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结肠型便秘 选择性结肠段切除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王斌 牟洁霏 杨纪红 李学超

四川省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大邑611330

国内会议

2014中国便秘高峰论坛

成都

中文

191-195

2014-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