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013年收治的4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19-73岁,大于45岁有35例(占85.3%),平均58.3岁,病程1周-8个月,平均31.5天.临床表现多样,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表现20例(占48.8%),肢体运动障碍11例(占26.8%),头晕、言语不清、走路不稳12例(占29.3%),意识障碍3例,视力视野改变3例,记忆力下降3例,感觉障碍2例.病灶主要分布于幕上38例(占92.3%),幕下3例.单发35例(占85.3%),大脑脑叶27例,小脑4例,鞍区3例,基底节1例,多发6例.病理分类弥漫大B细胞型39例(占95.1%),其中34例为非生发中心起源,滤泡细胞型1例,NK/T细胞型1例.治疗在手术切除病灶后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3-5g//m2化疗和/或放疗.手术全部切除31例,部分切除9例,立体定向活检1例.单纯手术8例,生存期3-5个月;手术联合放疗7例,生存期7-13个月;联合化疗10例,7例完全缓解,生存期5-36个月;联合放化疗16例,7例完全缓解,生存期17-47个月,3例稳定,6例进展. 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表现无特异性,病灶主要位于幕上,单发为主,确诊依靠病理,弥漫大B细胞型为主要病理类型.最佳的治疗方案是术后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联合放疗,生存期优于单纯手术或手术联合放疗,不同年龄段化疗均无明显毒副作用,耐受性好.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刘春水 刘志何 白鸥 李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130021

国内会议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北京

中文

158-160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