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农田土壤肥力障碍因子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本文利用洞庭湖区的汨罗市、岳阳县、沅江市和汉寿县的测土配方施肥调查(2010)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的1517组点对点土壤数据,分析了该区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5个肥力指标的变化,解析了该区耕作土壤肥力障碍因子的变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经过近30年的耕种,该区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个单位,酸性障碍的比例已由有26%增加至53%,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21%、35%、139%和46%;土壤缺磷和缺钾障碍已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的25%以上降低至5%以内,已不是该区的主要障碍因子.其障碍因子变迁主要是由于近30年来,化肥,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的大量施用,以及水稻土的酸缓冲能力弱导致的.
农田 土壤肥力 障碍因子 洞庭湖区
任雪菲 黄道友 罗尊长 朱捍华 王帅 朱奇宏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125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