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柞蚕新品种“沈黄2号”选育研究

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是提高柞蚕(Antheraea pernyi)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特殊性状品种选育对于柞蚕遗传学育种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沈黄1号”品种中分离出的成虫蛾翅前缘脉颜色为红褐色的个体为材料,采用抗逆性筛选、系统内杂交等育种技术,经过6年12代选育,培育出实用性状不低于沈黄1号的大茧型高抗性黄蚕血统品种-“沈黄2号”,并采用RAPD和ISSR两种标记技术对选育的新品种及相关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利用NTSYSpe 2.10软件对供试柞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RAPD标记将供试柞蚕品种分成了2大类群,类群1包括5个品种:即L7698H、L7698Q、金凤、沈黄2号、沈黄1号.类群2包括2个品种:即抗病2号、抗大.ISSR标记将供试柞蚕品种分成了3大类群,类群1包括L7608H、L7698Q;类群2包括金凤和沈黄2号;类群3包括沈黄1号、抗病2号和抗大.

柞蚕 新品种选育 标记技术 多态性分析

姜义仁 石生林 杨瑞生 夏润玺 车春娜 秦利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 110866

国内会议

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吉林

中文

387-395

2013-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