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胡家峪铜矿床沉积-变质改造作用
本文选取胡家峪铜矿床中典型含铜矿石进行详细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对含铜石英白云石脉进行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矿床地质特征,探讨胡家峪铜矿床成矿过程。指出胡家峪铜矿床黑色片岩和钠长浅粒岩中的细脉浸染状矿化为变质分异细脉;是否存在初始沉积型层状铜矿化仍缺乏有力证据证实。含铜石英-白云石厚脉状矿化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含少量闪锌矿、硒铅矿、硫钻镍矿等;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碳氧同位素结果显示,厚脉状矿化为变质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形成的温度压力为230~240℃和1.4X108~1.8X108Pa。
铜矿床 沉积型层状铜矿化 变质改造
邱正杰 范宏瑞 刘玄 杨奎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553-554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