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兴蒙造山带东段古生代成矿作用与典型矿床

本文介绍了兴蒙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区晚古生代造山型金矿(老柞山和杨金沟)、斑岩型铂矿(高岗山)、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天宝山)均与不同构造单元的碰撞拼贴密切相关。老柞山金矿床的早期造山型成矿作用形成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贴的构造背景;高岗山铝矿床的形成可能与松嫩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二叠纪晚期的裂解有关;延边杨金沟金矿床、天宝山多金属矿床则与古亚洲洋闭合、华北地台与兴凯地块和松嫩地块的拼贴作用密切相关。晚古生代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对于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

兴蒙造山带 古生代 成矿作用 构造演化

任云生 郝宇杰 赵华雷 陈聪 杨群 段明新 孙琦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6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

厦门

中文

125-126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