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型镍钼矿床热水沉积成因新证据--粗晶灰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首先介绍了纳雍水东地区的钼镍矿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黑色页岩系,纳雍镍钼矿整个含矿岩系沉积序列自上而下分为6个岩性段,底部为灯影组白云岩,其次通过对粗晶灰岩、矿层和顶底板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的粗晶灰岩不同于以往报道的碳酸盐透镜体,呈似层状粗晶灰岩,球状一串珠状灰岩结核,其具有晶体颗粒粗大的特征,同时还发现了含矿粗晶灰岩和粗晶灰岩中团簇状黄铁矿集合,表明粗晶灰岩的形成与可能成矿有密切关联;样品稀土元素标准化后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Ce负异常,Eu负异常。与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及其沉积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Eu负异常可能可能受当时拉张环境下深部岩浆作用影响等,纳雍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型镍钼矿区粗晶灰岩的发现为该类型矿床热水沉积成因增添了新的证据,也丰富了除遵义外贵州黑色岩系型镍钼矿床的研究,随着以后研究的深入,通过遵义、纳雍两地的对比研究可大大提高其横向上的研究深度,对解决黑色岩系型多金属矿的成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全球早寒武世早期碳同位素显著负异常现象的成因找到新的解释证据。

底部黑色岩系型镍钼矿床 热水沉积 粗晶灰岩 地球化学特征

魏怀瑞 杨瑞东 高军波 刘坤 谭代卫

贵州大学资环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

厦门

中文

145-146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