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过程探讨
本文利用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测温、以及稳定同位素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借此探讨其成矿过程,在岩体侵位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幔源特征的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成矿流体,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流体的盐度和温度逐渐降低,pH逐渐下降,Eh逐渐升高,成矿环境由还原性向氧化性转变,在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生成了辉钼矿、黄铜矿等矿物,沿岩石构造片理定向分布,形成了不同期次的矿脉以及近乎平行于区域断裂构造的条带状矿体,并伴随有绢英岩化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
斑岩型铜钼矿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模式 构造演化
李春风 柳振江 宓奎峰 刘瑞斌 王建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15-216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