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天宝山矿集区海西晚期岩浆-成矿事件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根据天宝山矿集区内己知矿床(矿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等最新研究资料,结合以往天宝山矿集区的地质研究以及规律性认识,考虑到实际找矿意义,将天宝山矿集区内的矿床划成四种矿化类型,在天宝山矿集区内,海西期中酸性岩浆作用强烈,一方面形成了立山、东风南山、东风北山、新兴等不同岩相的侵入体。另一方面,不同岩相的母岩浆在结晶晚期可能分异出含矿热液,并在上升过程中进一步萃取围岩地层中部分成矿元素。富含Cu,Pb,Zn,Ag等有用组分的成矿热液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附近,通过交代作用形成立山等矽卡岩型铅锌(银)铜矿床;在东风南山等早期形成的沉积变质型多金属矿床基础上,叠加成矿;或受岩体中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形成新兴等铅锌银(铜)矿床。由此可见,天宝山矿集区在海西晚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岩浆-成矿事件,矿床成因类型以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为主,主要有用组分为铅锌、银、铜等。该期成矿具有重要工业意义,也为燕山期的叠加成矿奠定了良好基础。多期次岩浆一成矿事件的叠加改造,也是形成天宝山矿集区多成因,多矿种的原因所在。
矿床学 岩浆活动 成矿事件 同位素年代学 构造演化
杨群 任云生 鞠楠 张博 陈聪 孙振明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6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吉林省龙井市瀚丰矿业有限公司,吉林龙井1334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305-306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