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宁芜盆地钟姑矿田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本文介绍了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内主要铁矿床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与火山-次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控矿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的周冲村组及黄马青组,次火山岩体(辉长闪长纷岩-辉长闪长岩)内部及接触带围岩是主要赋矿部位。常见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赤铁矿组合。围岩蚀变通常可分为上部浅色蚀变带,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等;下部深色蚀变带,为阳起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金云母化和磁铁矿化等,蚀变矿物组合常见绿泥石-透辉石-金云母、绿帘石-金云母-透辉石-磷灰石、绿泥石-高岭土-绢云母-碳酸岩矿物等。钟姑矿田面积近200km2,NNE向、NWW向基底断裂带控制了区内火山-侵入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中统周冲村组白云质灰岩夹膏盐层、中统黄马青组砂页岩、侏罗系象山群砂页岩,矿田内发育的主要铁矿床包括姑山、白象山、杨庄、钟九、和睦山、太平山和云楼等,。矿田内主要铁矿床成因类型包括矿浆-浅火山气液复合型(姑山式)、岩浆后期热液充填交代型(白象山式)、类矽卡岩型(凤凰山式)、太平山式等,均为同一火山-侵入岩浆-热液活动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物。

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构造演化

孙维安 袁峰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

厦门

中文

447-448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