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建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研究

本文分析了福建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初步建立了马坑铁矿形成过程的模式:海西期之前(>300Ma),矿区与闽西南地区进行正常的海相沉积作用;大约300Ma,基性岩沿林地组砂岩和经舍组灰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带侵入,形成似层状形态;大约145-125Ma,伴随着燕山期大洋-营舟花岗岩体的侵入,大量的成矿流体进入林地组砂岩、海西期似层状基性岩和经舍组灰岩之间的有利位置,运移过程中强酸性的成矿流体萃取了海西期基性岩中的铁质,并使海西期基性岩发生强烈的矽卡岩化,最终在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有利位置沉淀成矿;大约65Ma,燕山晚期的基性岩脉侵入,切断了早期的海西期基性岩、燕山期大洋-营舟花岗岩、矽卡岩及矿体。

铁矿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构造演化

张振杰 左仁广 成秋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

厦门

中文

489-490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