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术语集制定过程中关系的提炼及中医术语服务平台构建探讨

本课题从中医术语集制定与维护及应用的角度,作相关探讨.中医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集合,等价于代码与代码之间关系的集合。除了单一术语表达特定的涵义以外,术语之间的组合,可以表达出更加丰富的信息。通过关系表中相关关系条目的添加,能够较完整、较准确地表达中医学科相关内容。同时,中医本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性化的特征。包括医生的个性化,以及临床用语(术语)的个性化。思路的个性化,从大的方向说,体现为某一医家的学术思想,从小的方面说,则主要体现为医者的经验或者个人认识。个性化的知识与经验,也可通过中医术语服务平台来进行扩展与体现。标准与应用之间总是存在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中医临床一线医师的工作站上反映没有症状体征等术语标准可以应用,而术语标准的制定者往往又不是来自于临床一线。知识来源于大众。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将大众的经验与智慧体现在其中,并不断完善的术语集,后人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得更远,利用得更深,是这套术语集的重要意义所在。而这正是中医术语服务平台提供术语维护应具有的核心功能。软件系统对术语及知识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要求动态的、可扩展的知识库服务于临床。各类临床诊疗指南,可通过术语关系集来进行体现。术语集的制定,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临床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反馈,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它对于中医学科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术语的逐步统一方面。

中医术语集 服务平台 信息化建设 资源共享

成福春 刘华 房敏 张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国内会议

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

北京

中文

132-136

2014-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