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毛铁棒锤活性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伏毛铁棒锤活性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作用。 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法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研究伏毛铁棒锤大孔树脂法富集的30%乙醇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30%乙醇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利用1HNMR、13C-NMR、DEPT等波谱技术进行单体化合物结构解析。 结果: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表明30%乙醇部位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足肿胀反应的实验显示30%乙醇部位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结果显示30%乙醇部位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热板实验结果表明30%乙醇部位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给药30和45min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0min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伏毛铁棒锤30%乙醇部位分离出14个单体化合物,目前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蔗糖(Ⅰ)、蒙花苷(Ⅱ)、β-谷甾醇(Ⅲ)、次乌头碱(Ⅳ)、乌头碱(Ⅴ)、β-胡萝卜苷(Ⅵ)和3”5”6-三羟基-β-谷甾醇(Ⅶ)。 结论:伏毛铁棒锤30%乙醇部位具有抗炎镇痛的药理活性.化合物Ⅰ、Ⅱ、Ⅳ、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伏毛铁棒锤 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抗炎镇痛作用
付雪艳 康小兰 张百通 贾鑫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5-79
2014-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