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历史表述中的”仪式”和”立场”--华语影视作品的传播困境与文化创新

在众多文化传播模式中,影视文化以富于传奇的叙事内容、真切的日常经验书写,以及细腻的普世情感表达,如同一面多棱镜,重新折射出人们的隐秘内心与世俗理想,也充满戏剧性地呈现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族群历史和文化记忆.通过对华语影视文化的传播困境与话语局限的探讨,研究了影视叙事中“仪式”概念的核心价值与内在意义,指出在确立并建设北京国家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对于影视文化的关注度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而在此社会大背景下,充分强调影视作品中“仪式”的建构与“立场”的回归,是对影像叙事功能与内涵的一种特殊审视。那些特定的程序、道具和行为,无一不是国家与民族价值观念、道德精神与文化特质的影射,它们之间相互碰撞产生作用,能让观众获得共同的情绪,从而体验到某种集体的力量和愉悦的满足,而最终所获得的对文化的强烈认同与归属感,反过来,又印证了情节剧中“仪式”的力量。

影视文化 传播模式 仪式构建 创新机制

毛琦

国内会议

2011年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能力建设论坛

北京

中文

144-147

2011-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