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美术和现代陶艺的契合
中国陶瓷艺术走过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而中国也成为世界陶艺家争相朝拜的陶瓷圣地。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陶瓷艺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扰。而对于那些心中尚存本土理念的另一部分陶艺家来说,通过探寻民间美术与现代陶艺的涵化整合,实现中国陶艺的本土现代化,是他们保持高贵姿态的理念支撑。同时,中国的陶瓷艺术要想在自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国际陶瓷艺术交流中的对话能力,艺术家们更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而中国的民间美术是哺育、滋养华夏民族文化艺术的粗原艺术及母体艺术,她那质朴率真的艺术语言,及自身具有的应变涵化整合的机制,不仅是陶瓷艺术,也是其它门类的艺术永远值得研究的命题。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她的精心哺育下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因此,不妨通过对民间美术符号的重视和利用,使中国陶瓷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转型为本土话语形式,以此保持陶艺创作具有民间美术形态的自主的性格。此外,正因为在陶艺制度层面上探索民间美术与现代陶艺的涵化整合这一特色,才使在中国陶瓷艺术这块肥沃、古老土壤里所播下的本土话语的种子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中国本土艺术。然而,到目前为止,保持此种工作姿态的陶艺家们在利用陶艺语言、技术手段去现场调度民艺形式符号,及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在逻辑、深度、内涵等方面显得过于生疏、形式化。但随着陶艺家整体化的努力,仍极有效地延伸了具有浓郁民间色彩的陶瓷艺术的话语逻辑,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中国陶瓷艺术民族化、本土化特征的形成。而这一抉择也使一部分在形式主义道路、后殖民文化道路上迷离自我的“羔羊”提供了一个归途后靠得住骚站,一个值得向往的迷人的前景和反思的场所。
现代陶艺 民间美术 文化内涵 艺术整合
李雪玲
国内会议
广东佛山
中文
233-248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