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精浆生化标志物与精子顶体酶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与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顶体酶的关系,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患者来源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不育症患者,随机选取VC不育症精液参数异常者(A组)136例,生殖系统感染性不育症但无VC且精液参数异常者(B组)32例,有VC精液参数正常者(C组)35例,另取无VC且精液参数正常并已生育的体检健康者(D组)35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中A组根据VC的程度分为A1组(Ⅰ°)34例、A2组(Ⅱ°) 35例、A3组(Ⅲ0) 35例、A4组(亚临床型)32例,分别对其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锌、弹性硬蛋白酶、酸性磷酸酶、精子顶体酶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A组中性α-糖苷酶活性、锌、酸性磷酸酶、精子顶体酶含量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弹性硬蛋白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曲张程度加重,中性α-糖苷酶活性、精子顶体酶含量下降越明显;C组与D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VC可导致α-糖苷酶活性、锌、酸性磷酸酶、精子项体酶含量下降,随曲张程度加重,α-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活性下降越明显,影响精液质量和受精能力.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 发病机制 精浆生化标志物 精子顶体酶

覃湛 袁逸之 袁少英 胡晓莹 金明昱 耿立果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广东珠海 519015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珠海 51908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

珠海

中文

133-135

2014-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