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安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列安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 bacterial Prostatitis CNP)大鼠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NP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去势并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方法造成CNP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即:CNP模型组、阳性药普乐安片组(10.80g/kg)、前列安丸高剂量组(11.00g/kg)、前列安丸中剂量组(5.50g/kg)、前列安丸低剂量组(2.75g/kg),并以1 0只正常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给予灌胃治疗,给药30天后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大鼠前列腺病理改变,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安组前列腺组织的炎性反应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前列腺组织中IL-1 β、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安丸低、中、高剂量组IL-1 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前列安丸低、中、高剂量组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前列安丸治疗CNP可能是通过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状态,减轻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和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β、TNF-α、IL-10水平来实现的.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安丸 药理作用 炎性细胞因子
邹如政 曹继刚 冯秋珍 孙江桥
441000,襄阳市长征路24号,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 430065,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湖北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92-196
2014-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