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夏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变化特征

针对高度场的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北半球的研究范围、很少对青藏高原范围的高度场变化特征问题,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月平均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近60年来夏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夏季青藏高原500hPa位势高度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数值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低,90年代最高,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处于下降阶段,在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处于上升阶段,且存在着明显的8年和16年准周期震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夏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发生明显突变上升.夏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增强趋势的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递增,且其纬向变化显著.夏季青藏高原500hPa高度场变化与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华北平原以及黄土高原呈负相关关系。

高度场 变化特征 降水量 青藏高原

秦美欧 范广洲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辽宁沈阳,110166;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间创新中心,610225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