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a铜仁市夏旱气候变化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使用铜仁市1961~2010年10个国家气象站和2004~2010年192个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铜仁市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Morlet小波能量谱潜分析方法、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K法)对干旱指数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铜仁市各地发生夏旱的几率高达84%~94%,平均为88%左右;在有旱年中,轻旱发生频率为10~14%,中旱为20~32%,重旱为36~44%,特大干旱为10~18%;铜仁市夏旱年代际变化特征是,60年代前期到中期发生程度较重,60年代后期较轻,70年代~90年代初期强度较重、频率较高,90年代中期~后期强度较轻、频率较小, 20世纪初期到后期呈现加重的趋势;铜仁市夏旱变化存在突变,突变点在1976年,1961~1976年夏旱强度指数增加趋势明显,1976~1990年夏旱指数增加趋势不明显,1991年开始夏旱强度指数呈现减少趋势,1999年达到最小值,2000年开始出现逐年增加;区域性夏旱过程占总年份98.0%,其中特重级区域性夏旱过程占总年份8.0%,重级区域性过程占34.0%,中级区域性过程占30.0%;轻级区域性过程26.0%;铜仁夏旱西部地区重于东部地区;铜仁市可划为特重、重级、中级、轻级4个夏旱灾害等级风险区.
夏季干旱 气候变化特征 灾害风险区划 年代际变化
钟有萍 陈军 杨群 茅海祥 付瑞滢
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铜仁5543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0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