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南前汛期雨涝强、弱年的划分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采用区域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在对1961~2010年华南区域逐场暴雨过程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定义华南区域雨涝强度指数(RWI),划分和确定了雨涝强、弱年,并对雨涝强、弱年的环流特征进行合成分析.结果显示:(1) RWI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雨涝强度在90年代初以后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雨涝强年明显增多;(2)雨涝强(弱)年,副高位置偏西(东),欧亚中高纬500hPa位势高度差值场自西向东呈现+-+(-+-)的波列分布,有利于华南区域降水的持续;(3)华南前汛期雨涝的强(弱)与大气低层来自高原东南侧的偏西风和经西太平洋-南海进入华南的西南风输送异常加强(减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来自孟加拉湾进入华南的偏南风输送减弱(加强);(4)雨涝强(弱)年,冷空气活动频率较高(低),持续时间较长(短),强中心偏南(北).暖湿空气较早(晚)到达25° N地区,在30° N以南地区维持时间较长(短),季风推进快(慢).

前汛期 雨涝强度 环流特征 评估模型

罗艳艳 邹燕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福建莆田,3511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44 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 福州,350001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7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