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鄂西南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的地面、高空形势图以及雷达、卫星观测资料,对2012年8月20~21日发生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定性为一次典型的对流性暴雨,即具有高的降水效率,较短的持续时间、暖云层深厚等特征;中高纬”两槽一脊”形势下,地面冷空气南下入侵地面暖倒槽,与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共同影响、相互作用,是形成此次大范围强降水有利的天气背景.暖云层深厚、小的垂直风切变下的高降水率形成、弱锋面逆温条件下我州上空干暖盖形成后对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地面冷平流入侵后的促发是形成对流性暴雨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地形抬升等作用,局部中气旋的发生发展因,造成了局地短时大暴雨天气.

对流性暴雨过程 诊断分析 天气条件 地形抬升

罗菊英 丁乃千

恩施自治州气象局 湖北 恩施 445000

国内会议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1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