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细胞外基质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ECM相关分子的影响机理。 方法:采用四种评分方法观察高压氧下脑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表现;采用FITC-dextran灌注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脑损伤区微血管构筑及血流灌注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高压氧下脑出血损伤区ECM相关分子collagen、MMP、integrin时空分布及蛋白表达。 结果:高压氧组行为学评分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在14d、21d和28d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7天时损伤脑组织即可见大量新生微血管,至14天达到高峰,血管分布形态规整,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PCNA标记的vWF阳性血管在4天起即较脑出血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在7d、14d、21d、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及脑出血组大鼠4天后脑内血肿周围即出现Collagen、MMP和integrin阳性血管,高压氧组阳性血管增多较脑出血组更为明显;高压氧组Collagen、MMP和integrin蛋白表达均较脑出血组明显增高(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ECM功能相关分子collagen、MMPs、integrins的表达,促进血肿周围大量形成血管样结构和微血管,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纠正脑出血损伤行为学改变。

脑出血 高压氧疗法 脑内血管新生细胞外基质 分子表达

彭争荣 杨阿莉 杨期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410008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苏州

中文

106-113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