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例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本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讨论,通过该病例的学习,可以体会到:1.肿瘤化疗后容易导致感染,多周期化疗使患者常处于骨髓抑制期,感染可能仅表现为发热,绝大多数在粒缺期间出现发热的患者,感染部位不明显或难以发现,常常也无病原学阳性的培养结果。2.粒缺伴发热患者应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初始抗菌药物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选用头孢呱酮舒巴坦或呱拉西林他哩巴坦等,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初始方案可直接选择碳青霉烯类。3.初始经验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对于广谱抗菌药物治疗4-7天后仍有持续发热患者,可经验性加以抗真菌药物;4.抗感染治疗疗程应足够,要覆盖整个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

肿瘤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抗感染治疗 临床药师

王丽 张伶俐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循证药学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54-156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