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Treg/Th17细胞平衡探讨茵陈蒿汤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Treg/Th17细胞平衡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并探讨茵陈蒿汤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42只).模型组给予2%α-萘基异硫氰酸酯(ANIT)橄榄油溶液0.3ml/100g体重,隔日一次,于造模的第8末将模型组大鼠再次随机分为4组,即8周(W)模型组(10只)、12W模型组(12只)、茵陈蒿汤组(10)和熊去氧胆酸(UDCA)组(10只).于第9周首日将8W模型组大鼠处死,12W模型组、茵陈蒿汤组和熊去氧胆酸组继续正常给予ANIT造模药物,同时给予茵陈蒿汤组和熊去氧胆酸组大鼠药物治疗,在12W结束时处死全部大鼠,在此期间给予正常组大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情况,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IL-6、IL-10、IL-17A、IL-17F、TGF-β1、α-SMA、HO-1、Foxp3、RORγt及FxrαmRNA表达情况。 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总胆固醇含量逐渐升高,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且12W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明显高于8W模型组大鼠,与12周模型组大鼠相比茵陈蒿汤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ALT、AST活性及TBil、DBil和总胆固醇含量,其降酶作用优于熊去氧胆酸.2)与正常大鼠相比,随着模型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逐渐增加,茵陈蒿汤和熊去氧胆酸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3)肝组织HE染色示8W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大鼠有显著地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增生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2W模型组大鼠可见大片局灶性坏死,胆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天狼猩红染色示胆管上皮细胞周围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病理形态均有显著改善.4)PCR结果示: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IL-6、IL-17A、IL-17F、TGF-β1、α-SMA、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0、Fx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H0-1、Foxp3mRNA表达变化不显著.茵陈蒿汤能够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6、IL-17F、FGF-β1α-SMA、RORγt 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0、Fxrα、HO-1、Foxp3表达水平.同时,茵陈蒿汤对肝组织IL-10、HO-1、Fxrα表达的调控作用显著优于熊去氧胆酸。 结论: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时形成Treg/Th17细胞平衡失调的免疫微环境,茵陈蒿汤通过调控其免疫微环境实现Treg/Th17细胞恢复平衡可能是其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另一重要作用机制。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茵陈蒿汤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疗效评价

梁春耕 胡义扬 徐琳 刘林 海亚美 田华捷 赵瑜 彭景华 冯琴 王晓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 201203

国内会议

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209-210

2014-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